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为迎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进学警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节情绪能力,5月25日上午,学院开展了《“情”为何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专题讲座。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李娜老师主讲,治安学2018级本科专业学警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李娜老师用希尔维亚•克莱尔的“社会是由我们的所说,所想所感和所为的总和。思想的过程是行为的开始,而支配人思想的因素是情绪和情绪经历”讲述情绪的定义。通过讲座学习了解情绪,识别情绪,调节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介质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外部刺激与内心刺激引起的。随后,李娜老师详细讲述了如何识别与调节情绪,对情绪状态的识别分为认知,感受,生理变化,行为活动四个阶段,情绪是身心一体的反应,伴随着生理的变化。紧接着,李娜老师结合情绪的信号、适应、组织、动机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学习状态。最后,李娜老师强调控制不了情绪,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通过视频资料向学警们讲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恶劣的情绪具有传染性,会产生连锁反应,倘若我们常在他人面前任由负面情绪决堤,久而久之,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出现问题。我们有时会面对一些,我无力控制的不愉快的场景,已不再有任何方式去改变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思考场景,从而控制自己的情绪。
通过此次心理健康讲座,激发学警心理潜能,提高全体学警的心理素质,培养学警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院培养学警健康心理发展的个体品质与群体气质打下基础。相信在聆听本次讲座后,学警自我调节情绪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上一条:解密中央特科 传承红色文化
下一条:运动彰显青春热血养生维护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