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奋斗是青春的模样,
是以只争朝夕的姿态,
不负韶华逐梦前行,
是将责任放在心间,
将使命放在胸前。
2016年毕业于新疆警察学院的“95后”青年民警--王建,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敬业奉献、勇于担当;他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基层建设添砖加瓦。
2016年8月,王建从新疆警察学院毕业后考入温泉县公安局,成为一名民警。2019年年初,王建被调至塔秀乡奎屯布勒格村警务室。虽然面对人生地不熟的困境,王建信心十足,但是结果却让他倍受打击。原来:“调到村警务室后,他就开始入户走访,然而在走访第一家时,他就出了洋相。”“本来想跟老大爷套近乎,就夸他种菜种的好,结果菜名没说对,老大爷冷言冷语道:你连这菜都不认识,还能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老人的话深深地刻在了王建心里。想起父亲一直叮嘱的话:“你要像一个钉子一样,钉在哪里,就要好好在哪里工作,家里的事不要操心。”他下定决心要为老百姓多做实事。他找前辈们学习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学习农村生产生活常识,一一记录,查看书籍,认识各类植物名称。“后来,我再去老大爷家走访时,发现老大爷家的户口本字迹模糊,就帮老大爷更换了新的户口本送去。后来他发现,老大爷对他的态度变了。”王建笑着说。现在,老人家里做好吃的总会叫上他一起分享......。
2019年6月,王建在走访中了解到,有一起涉及村里30余户家庭的经济纠纷。王某某因土地承包亏损结果拖欠了30余户村民工资共计1万余元。“虽然欠的每家的钱不多,但是基本都是老人家的钱,他们挣点辛苦钱不容易。”王建向村民们承诺,一定会帮他们要回全部欠款。因王某某常年在外打工,王建便通过电话一次又一次解释法律。在得知王某某回村后,王建多次上门调解并在2019年12月,王某某将拖欠的工资全部归还给村民。此事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谁见到他都会热情地上前打招呼,并邀请他到家里做客。“村民们知道我家不在这,对我很照顾,怕我吃不好饭,还给我送吃的。”王建这样说,只要真心为百姓做实事,他们一定会感受到。
王建通过努力成为了村民的“贴心人”,但是自从到塔秀乡奎屯布勒格村警务室,已经两年多没有回过石河子看望父母的他,和妻子见上一面也很难。王建的妻子陈雅璐为了能和他离得近一些,从石河子考到了距离温泉县70公里的博乐市的一家单位,但这看似很近的70公里,却也成了“最遥远的距离”。“他太忙了,有时候一个月也见不上一次。妻子陈雅璐说,村民们很淳朴,看见我和王建在一起,不但很热情地打招呼,还送来好多好吃的,令她很感动,也渐渐理解了丈夫。陈雅璐的理解,令王建更愧疚。原订于2020年年初准备举办的婚礼,因为疫情一推再推。“今年下半年,我要给她一个期待已久的婚礼,再带上父母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说起今年的打算,王建这样说到。
从警以来,王建先后获得了“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警务室连续两年获得“全州优秀警务室”称号。今年1月,他被提拔为塔秀派出所副所长。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正青春,当奋斗!
在我们身边,有着千千万万这样的“王建”,他们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牢牢把握对党忠诚这一永远不变的根和魂,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党的意志为意志,党的方向为方向,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把人民放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常年奋战在基层一线,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保持昂扬精神和旺盛斗志,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不断提升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人民的能力水平,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力谱写“两个奇迹”新篇章的宏伟征程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