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
阿热买勒(9)村
为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喀什地委下达关于加强农牧民夜校教学质量的指示精神,提高农牧民国语水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8年6月18日,我村在农牧民夜校开展“端午节文化解说”宣讲活动。
(图为农牧民夜校A,B班坐在一起聆听宣讲)
本次宣讲活动由新疆警察学院实习学警马天一主讲,他在宣讲中对学员的国语学习提出了“两度”的要求,一是要有宽度,做到广泛学习词汇量,厚积薄发。二是要有深度,要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习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轨迹。随后主讲人马天一用维吾尔语从天文历法、农业生产、历史事实等向农牧民学员们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由来;用精美的PPT图片向农牧民学员们展示了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文化习俗;用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向农牧民学员们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屈原、伍子胥、曹娥三位古人壮烈的爱国精神与为民情怀。课堂秩序井然,学员们好学、乐学气氛浓厚。
(图为宣讲人马天一向农牧民学员展示端午习俗)
最后,宣讲人马天一用饱含深情的声音为学员们朗诵了《离骚》爱国节选片段,对爱国片段进行了深刻剖析。他说道:“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从未倒下,这是由传承于我们血脉深处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所决定的,我们必须继承与发扬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图为宣讲员马天一朗诵《离骚》爱国节选片段)
扶贫第一书记马益民指出,学好国语,讲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是提升学员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既促进了学员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又激发了全体学员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全体学员学好国语的自信心,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体学员掌握先进文化,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新疆警察学院驻阿尔斯兰巴格乡阿热买勒(9)村实习学警潘俊龙供稿